????污泥也可循環利用 污水處理應泥水并重協同發展
作者:admin 瀏覽次數:1431
這么多年,
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相伴隨的一個問題是,污水處理的副產品——污泥去哪兒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風光甲桂林。”作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廣西陽朔的生態環境保護格外受關注。
陽朔污水處理廠緊鄰著名的“印象劉三姐”桂林山水實景演出劇場。小型污泥一體化智能好氧發酵工程就建在陽朔污水處理廠內。近日,媒體步入該廠區,卻感覺不到任何異味。
該工程2015年5月投產運行,日處理污泥5噸,處理后的污泥發酵產物已應用于廠區綠化、陽朔公園花壇及苗圃綠化。工程的運行實現了污泥資源化利用,為中小型污水廠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開辟了新方向。
但對于更多的地方而言,污泥處理處置形勢并沒有那么樂觀。
處置表現多不合格
治水不治泥,等于白治理。
污泥是城市污水處理后的產物,含有病原體、蟲卵、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未經有效處理處置,易對地下水和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
這么多年,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相伴隨的一個問題是,污水處理的副產品——污泥去哪兒了?
在日前于桂林舉行的“2015污泥高峰論壇”上,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城建司水務處處長曹燕進表示,根據住建部2015年年初調查,目前中國各地城鎮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無害化處置率約為56%。余下的污泥中,約三分之一采用“臨時手段”處置,此外還有百分之十幾的污泥不明去向。
目前在行業內,“重水輕泥”現象依然嚴重,對污泥的去向的追問大多止于“污泥外運”,實際上大量污泥沒有得到穩定化處理處置。土地填埋、露天堆放和外運的污泥絕大部分屬于隨意棄置。據住建部統計,截至2014年底,近60%的省市污泥處置項目進度未能與規劃要求同步,差距較大。
污泥回歸土地通道有待打通
從戰略高度來說,污泥也是一種資源。經過科學處理,污泥產物可以作為資源循環利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杰表示,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微量元素及氮磷鉀等養分,還是應回歸土地。政府各部門需要一起打開土地利用的通道。
也有專家指出,不同領域有不同要求,我國地域范圍大,在政策上不宜一刀切。
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理事長楊向平介紹說:“有幾家企業在探索用一套經營模式將產業鏈條拉開,這樣污泥無害化產物變成產品,農民受益,社會受益。”
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副理事長、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研究員陳同斌也在考慮以促進會為平臺,進行跨學科、跨部門的研究,從經濟、環保、機械制造等方面,為土地利用梳理一下問題所在。
“除了采用焚燒手段把污泥解決掉之外,我國還要重視污泥產物的土地利用。”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張辰表示,那么多高速公路、林帶以及郊野公園的建設都需要有機質,現在很頭痛的問題是上什么地方去拿土?!靶枰椒矫婷娲蛲ㄎ勰嗟降乩锏逆湕l。”
“住建部大院園林肥力不夠,就試用了污泥產品。”陳同斌說,“住建部帶了很好的頭,行與不行,自己試過才知道?!?br />據悉,廣西已帶頭在全國率先出臺污泥無害化產物土地利用的地方標準,最近河南也將推出相關標準。
走向“泥水并重”
國務院剛發布的“水十條”提出,現有污泥處理設施應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達標改造,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年底前達到90%以上。這從政策角度勒緊了污泥處理的韁繩。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博士陳程也坦陳,“十三五”將從“重水輕泥”,轉變為“泥水并重”。
很多地方對污泥的處理處置技術選擇總是在不斷試錯,對此陳同斌提出了“三三三”原則,即:三個匹配,工藝與設備的匹配,工程的匹配性及產業鏈的匹配性;三年穩定運行;三個成功案例。“三三三”原則可以為污泥處理處置工程建設中技術設備的選擇提供參考標準和決策指導。
媒體還了解到,中央政府的資金需要地方匹配相應投入,從污泥處置來說,陽朔作為第一批試點,地方積極性高,也愿意匹配部分資金,但對于更多還是“吃飯財政”的地方,“缺少匹配資金投入也是地方政府的難處”,陳同斌說。
本文由:m.hotelpuntaarenas.com 整理編輯